上星期有个顾客说,做么我每天看 PMO (基金户口的 app),都还没赚钱的? 他刚投资了一个多星期。 他信息里的 “每天看” 已经快把我吓死了,但凡是新鲜事都会有新鲜感,这个我可以理解。 不管是谁,我都一直在提醒,投资前先理清投资的目的,倘若是给10年后、甚至20年后的自己,那么长期投资的定律肯定跑不了 情绪稳定…
这是到巴厘岛的第一个晚上。5月尾的公司年度旅游奖出游的时候拍的。 我每次都很害怕太多人聚集在一起,因为总感觉要用很多脑力,要照顾很多人,确保队伍尾端都跟得上,没有人落下队伍。 我有时候也挺讨厌自己太照顾人的性格,深怕累死自己了。 偏偏在路上相遇熟人,结果这群人越走越大群。 我们越走越远,大部分走累了,都纷纷 grab 回酒店。 剩下3个人,在慢慢地步行浪街。 不用一直看队伍后面的人是否有跟上了,也不用算人数了,我突然轻松了。 我可以毫不客气地让同行朋友帮我拍照,抓角度。Eh,再来两张。…
那天见了一个准顾客,她跟我说自己在过去的 8到10年的心路历程,合伙成立公司,投资高风险工具,要卖掉手上的股份 和 投资从赚钱到不赚钱的过程。 我像是听了一个充满欢喜排队玩过山车的小朋友,结果头晕呕吐的故事。 崎岖又有波折的人生起伏,惊喜又恐慌。 我听得出她的感叹,但是她脸上并没有过度的不开心。 我只是都错过 Timing,她说。 她一边讲话,一边真诚对着我看,手机放一边,我很喜欢她看着我讲话的那种真诚。…
在选择 form 6 和 打工之间,最后我选择了打工。 这是没办法出国留学后,想升学唯一的出路。但我还是让自己面对现实。 这是个人间清醒的决定。 一个可以直接解决饿肚子胃痛问题,一个可以获得大部分人都拥有的学历和文凭。 难选吗? 一张纸…
在 MCO 时期看到我 re-join 信托基金行业,她很开心,不需要跑银行,不需要找人来问,开个电脑就可以在线上了解理财了。 她是我的前同事。 因为身体状况,长期需要女佣照顾,如果女佣到期了要回国了,她就要从新找过,而也有女佣还没到期,做不久,做不好,逃走等情况,所以她长期都需要每一段时间就需要一笔钱,找个中介去寻找适合她的女佣。 看到她这个信息很开心,因为她一直觉得自己可以存的钱大约在20k to 30k…
一个对电子产品不熟悉的家庭主妇,从她找我了解理财,到明白 cash flow后,再去开好户口,等待注册户口确认,才2天时间。 开户口成功后,她今早马上信息问我要如何存钱,想为自己的未来负责的人,一定是最有行动力的。 她晒完衣服后马上来信息我,因为她不能完全自行操作存钱的过程,每一步都给我发来,确定自己没有做错任何一个步骤,我就这样一步一步带她存好 RM400。 她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家庭主妇,不能为家里带来收入,可是却有责任为家里的开销精打细算,省吃俭用。 由于丈夫的行业是没有 EPF ,她也在为夫妇俩的退休金烦恼。…
别人越恐慌,你越要学会抓机会。 有一句话是这样的,10个人投资,8个人亏钱离场,2个没赚没亏平手,1个在投资赚钱。 这个是反映出一般人对投资的概念有多渺小。 打从两个星期前开始,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新闻,再来英国“破产”的新闻,市场走势已经偏低,懂得抓着机会的已经趁在低价的时候一点一点增加单位数 (unit),拉低自己手上投资的成本,以后 market 回升的时候可以获得更大的 profit。 续MCO后,这是一个难得一见买低的投资机会。 买低价位,以后…
文字可以牵动人心,也可以提供情绪价值。 真挚的文字更可以影响生命。 半年前在我决定转型 Page 的开始,我就知道这是个漫漫长路。 比起当初的销售写法,可以让人家有冲动和欲望去理财,现在经营方式以个人成长为主,相比之下进度非常缓慢。 跟当初回归信托行业一样,我给自己3年时间做转型和调整。这个决定做得很犹豫,因为一旦转型后,说明这3年我不会有很好的业绩和成就,需要时间重新调整。 谁不需要钱吃饭,我也需要啊。 想转型的想法,竟然战胜了想赚钱的欲望,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。 理性分析,却感性做决定,这是少有的我。…
很开心这个顾客在手上有钱的时候,记得来存钱,而且做决定和行动速度真的是一级棒啊! 这个顾客之前已经安排存好: Emergency fund 长期基金 For 退休用 现在自己还有 Extra 存的,就会存进来基金。…
有准顾客问我,存 RM200 每个月能赚到多少? 这个2年前的问题,我翻回去看 conversation history,这两年来她问了约3-4次,昨天她继续问。 我问她,这两年下来你存了多少钱?她说存不到钱,因为会一直花掉。 你连基本存钱都不能坚持,却一直希望从 RM200 里头赚钱。RM200…